艳照门

艳照门

| |
艳照门 研究院概况 艳照门 研发创新 科研团队 科研成果 党的建设 艳照门 拟转让成果 招贤纳仕
艳照门
行业动态
您的位置: 艳照门 - 艳照门 - 行业动态
我科学家首次发现抗乙肝病毒感染新机制
发表时间:〖2017/3/3〗    浏览次数:〖

      经过4年多的不懈努力,复旦大学免疫生物学研究所熊思东教授领衔的科研小组在研究乙型肝炎病毒感染人体固有免疫机制中,发现人体内的TRIM22分子在抗乙型肝炎病毒感染中有重要作用。这一研究成果已发表在最新一期的国际着名刊物《肝脏病学杂志》上。
      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是长期困扰我国近1/10人口健康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科学家新近研究发现,人体内普遍存在着一种TRIM22分子,但人们对它的作用和功能并不了解。熊思东率领的团队研究表明,这种新分子其实是一种对人体有益的固有免疫分子。科研小组经多次体内外试验证实,TRIM22分子对抑制乙型肝炎病毒复制、防止乙型肝炎发生意义重大。有的人感染乙肝病毒后,能迅速激发体内固有免疫和特异免疫机制抑制病毒复制,清除乙肝病毒,从而痊愈,其中TRIM22分子起了重要作用;而另一部分人感染乙肝病毒后,因体内TRIM22分子不能适时有效发挥作用而导致乙肝病毒感染,并会进一步发展为慢性肝炎,甚至肝癌。
      在进一步研究中发现,TRIM22可明显抑制乙型肝炎病毒核心启动子的活性,从而达到抑制病毒复制的目的。这一成果为深入研究乙型肝炎病毒与机体免疫系统的相互作用,以及进一步阐明临床常用抗病毒药物的作用新机制将产生重大和深远的影响,同时也将为新一代抗乙型肝炎病毒药物的设计和研制提供新的靶点和研究思路。
      此外,目前干扰素是治疗慢性乙肝的有效药物之一,相关研究发现,干扰素可能就是通过激发TRIM22分子,抑制了乙肝病毒复制。这项研究成果首次揭示了人体抵抗乙肝病毒感染的重要固有免疫机制,对科学界继续研发新一代抗乙肝病毒感染药物有重要意义。

 

                                      来源: 科技日报

研究院简介 |  董事长寄语 |  研究方向/领域 |  平台建设 |  资质荣誉 |  组织架构 |  视频播放 |  创新药物研发 |  中药二次开发 |  大健康产品 |  联系我们
工信部ICP备案:
CopyRight © 2017-2022艳照门-明星艳照门 All Right Reserved 
地址:西安市科技二路69号 总 机:029-88318306